• <big id="teuon"><ruby id="teuon"></ruby></big>
    <bdo id="teuon"></bdo>
    <p id="teuon"></p>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行業動態
    一場跨國級的單一窗口交流會召開,中國單一窗口為全球貿易便利化獻策 發布時間:2019-11-01     瀏覽量:815

    為落實第十二屆亞歐首腦會議共識,鼓勵亞歐海關部門通過深化“單一窗口”合作加強互聯互通。2019年10月29日,由中國海關舉辦的亞歐會議“單一窗口”國際合作研討會在杭州召開。海關總署王令浚副署長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會議共有來自近30個國家和地區海關及有關政府部門、國際組織、商界和學術界等共計120余位代表出席,各方將圍繞“單一窗口”建設與發展、能力建設和新技術應用、互聯互通和互操作性等亞歐成員共同關注的議題展開為期3天時間的深入討論。

    國際貿易便利化的挑戰

    當前全球化正對貿易的開展方式和經濟體之間的合作方式產生根本的影響,在國際貿過程中,大量貿易單證諸如艙單、證明書、執照、許可證、海關報關單、合同和發票等數據每天在進行著交換。如何簡化商業手續和單證要求,讓交易各方接受并順利理解單證中的信息,推行無紙化貿易單證標準統一化成為各國探索貿易便利化的初衷。

    貿易“單一窗口”便由此應運而生。據有關國際機構統計,目前全球已有70余個經濟體實施了“單一窗口”。中國同樣高度重視“單一窗口”建設,于2017年2月22日在WTO各成員國《貿易便利化協定》會上,簽字承諾要在兩年內實施“單一窗口”。先后要求將“單一窗口”作為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的重要措施加快推進實施。

    2016年底,海關總署(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在國務院召集下牽頭,與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衛生健康委、人民銀行、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署、電影局、移民局、林草局、民航局、郵政局、外匯局、藥品監督局、密碼管理局、貿促會、鐵路總公司等25家部委單位共同組成“單一窗口”建設工作組。

    在實施單一窗口時,所有國家都面臨同樣的挑戰。這些挑戰來自系統的技術問題、組織架構、跨部門協作以及管理、財務、政治、法律、國內外環境等等。

    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歷程

    我國“單一窗口”建設大致規劃為四個階段:


    一是頂層設計階段。2016年10月國家出臺《關于“單一窗口”建設的框架意見》,明確統一業務規范和標準體系,建設全國“單一窗口”標準版,依托中央和地方兩級電子口岸公共平臺,推進全國范圍內互聯互通,共同打造全國一體化“單一窗口”環境。

    二是口岸執法建設階段。中央層面以“總對總”方式對接整合各部門業務系統,建成了口岸執法“單一窗口”,實現企業向各部門“一站式”業務辦理,截至2018年底這一階段任務已基本完成。

    三是貿易服務建設階段。從2018年開始,項目組積極推動“單一窗口”與銀行、保險、民航、鐵路、港口等相關行業對接,開展跨境貿易大數據分析,深化綜合應用服務建設,計劃到2021年底前打造“一站式”貿易服務平臺。

    四是國際合作建設階段。目前單一窗口項目組正在積極開展與亞歐國家及全球貿易伙伴國“單一窗口”的快速、無縫、安全對接,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使“單一窗口”成為我國對外貿易領域一個重要基礎設施。


    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取得的卓越成效


    單證更簡。按照“能取消的取消、能合并的合并、能退出口岸驗核的退出口岸驗核,不能退出的實現聯網驗核”的原則,將進出口環節需驗核的監管證件數量從86種減至46種,精簡率達46.5%。關檢融合后,貨物申報所需各類單證數量由89種精簡合并簡化為52種,精簡了41.6%。

    推進“單一窗口”船舶運輸工具向海關、海事、邊檢等部門“一單多報”,原44類、70種、共計150頁左右的紙質申報材料全部取消。全面推廣電子報關委托,簡化報關手續,申報環節不再要求企業提交紙質報關委托書 、發票、裝箱清單。推進報關單信息與外匯局共享,全面取消了報關單收、付匯證明聯和辦理加工貿易核銷的海關核銷聯,進一步減少紙質單證流轉。

    “讓企業少跑腿,數據多跑路”,正在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上實現。企業一次申報,數據在商務部、市場監管局、海關、國稅局、外匯局等多部門之間依需共享。

    成本更低。“單一窗口”減少重復錄入和多次提交,避免多個系統之間頻繁切換,實行免費申報,切實減輕了企業負擔?!罢粕蠁我淮翱凇惫┢髽I隨時查詢、訂閱并掌握涉及跨境通關、運輸工具、許可證件、原產地證等14大類狀態信息,方便企業合理安排作業調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據了解,僅“單一窗口”將轉關單核銷狀態信息推送收貨人及代理人一項,即節約了企業0.5天時間。

    大力推進口岸費用目錄清單專欄公示,方便企業隨時查詢涉及港務集團,機場集團,船代貨代運輸公司,檢疫處理企業等各類口岸收費重點企業公示的收費目錄清單,進一步規范和降低跨境貿易費用,收費透明化力促降低企業貿易成本。

    在“單一窗口”項目組的促進下,中國各政府機構部門業務協同靈活性獲得較大提升,加強組織協調,讓企業辦事效果更高。

    國際營商環境排名向好,在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應用普及的努力下,會同其他政府部門共同推動中國跨境貿易便利化指數上升9名,排名全球第56位,贏得WTO及美國商會等機構的贊譽。


    在國務院口岸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統籌領導下,經過兩年多時間,截至目前我國“單一窗口”已實現與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等25個部門的“總對總”系統對接和信息共享,建成上線了貨物申報、艙單申報、運輸工具申報、許可證件申領、原產地證書申領、企業資質辦理、出口退稅、稅費支付、物品通關、加貿保稅、跨境電商、金融服務、服務貿易、移動應用、口岸監測、查詢統計等16大類基本服務功能。提供服務事項598項,服務覆蓋水運、空運、公路、鐵路等各類口岸,以及自貿試驗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等各類區域,惠及生產、貿易、倉儲、物流、電商、金融等各類企業,基本滿足國際貿易“一站式”“全鏈路”業務辦理需求。

    截至2019年10月底,我國“單一窗口”累計注冊用戶達268萬余家,日申報業務量800多萬票,成為企業面對口岸管理相關部門的主要接入服務平臺,其中貨物、艙單和船舶申報等主要申報業務應用率已經達到 90%以上,預計2019年內實現應用率100%。通過“單一窗口” 實現通關無作業紙化率接近100%。

    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未來計劃

    下一步,“單一窗口”項目組將繼續貫徹落實國家有關決策部署,對標國際水平,深入挖掘潛力,全面深化建設,使“單一窗口”朝著更加便利化、智能化和國際化的方向發展,進一步促進貿易便利化和營商環境優化。

    (一)提升便利化水平。圍繞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將“單一窗口”功能由口岸通關執法向口岸物流、貿易服務等前置和后續環節拓展,爭取到2021年底前,功能覆蓋國際貿易管理全鏈條。持續推動各部門業務協同、流程優化和信息數據化,進一步壓縮通關時間、降低企業成本,優化國際貿易營商環境。

    (二)加快智能化建設,讓貿易更貼心。把握數字經濟時代特征,推動“單一窗口”與銀行、保險、民航、鐵路、港口等相關行業更緊密地對接,共同建設跨境貿易大數據平臺。在“單一窗口”實施中應將諸如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5G技術等最新技術放在優先考慮的位置。建設智慧“單一窗口”,推出各種最新實用智能服務功能,在更好滿足企業需求的同時,提升監管簡約型、有效性。

    (三)對標國際化標準,讓貿易更暢通。瞄準國際化發展方向,持續推進“單一窗口”與聯合國有關機構、世界貿易組織、世界海關組織、亞太經合組織等國際組織合作,加強與亞歐國家和全球貿易伙伴國“單一窗口”的互聯互通,加快試點應用項目建設,取得更多務實成效,著力打造聯動全球、高效暢通的一流國際貿易“單一窗口”。

    ?2020 福建省電子口岸運營服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閩ICP備17022685號-2    閩ICP備17022685號-4      閩公網安備 35010202001434號

    麻豆av一区二区网站